20151005-1006 日记
【传福音方法】 论90后大学生事工与启发新人事工的传福音方法
我们很惊奇的发现,耶稣的第一代门徒有很多是渔民。更仔细一看,竟然好几个是亲兄弟或者好朋友(超一半使徒人数)。
再看看圣经,我们发现,使徒们信主的经典模式之一,就是熟人介绍。比如安得烈是施洗约翰介绍的,而彼得是安得烈介绍的(他们俩是亲兄弟),鄙视拿撒勒人的拿但业(可能又名 巴多罗买)是腓力介绍的。而撒玛利亚人信主更是那个妇人介绍的。
【校园事工的现状】
不少全职同工都分享,北京校园2000-2010年代那种“扫楼”式的陌生人一对一四律分享福音的事工模式已然进入低潮——我们这里不是否定这个模式。其实在那10年,很多人的信主就是通过这种模式来的,包括我自己。我们这里是说圣灵在北京高校兴起的那拨信主浪潮,大致已经过去了。
其实早在2007年左右,校园的同工们就已经提出了“建立长期关系”的熟人模式,取代“陌生人一对一”模式。
【守望与启发的经验】
不少人质问守望的一点,是守望基本上没有福音事工,特别是没有异地宣教事工。他们认为,守望教会增长的模式,就是依靠强有力的讲道与成型的大型教会敬拜模式,来吸引其他教会的一些已信主的弟兄姊妹前来。
笔者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认这一种现象的存在。不过这并不全面。这7年多来,据我个人的观察,守望的成长模式之一——相对于运动式的宣教以及“扫楼”式的陌生人事工来说——便是经典的熟人介绍模式了。记得当年在守望的主日礼拜的新人自我介绍环节,听到的常常会是“我的同事/同学/朋友介绍我过来的”。
此外,在守望还有一个多年一直在做的事工,叫做“启发”(当前是第21期,每期3个月)。“启发”借助圣公会的一套教材与事工模式,是很不错的(有争议)新人福音事工模型。笔者观察,这几期来“启发”的,大多是守望教会现有成员介绍过来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等。(篇幅有限,这里就不更多提守望以前每年施洗上百人的事实了)
【撒种与收割的比喻】
没有撒种,就难以期待收割。
2000-2010 那十年看起来是没有撒种而直接收割的年代。其实不然。在我看来,信仰真空、对外国人与圣经的新鲜感、校园党委宗教压迫较少、家教教会美好的属灵传统等,可以说都是主赐给80后大学生们的宝贵“属灵种子”和预备种子发芽的“属灵沃土”。回想我同团契的弟兄姊妹还有我自己,我们在决志之前,不少人都是被主预备好要信主的。几乎可以说,很少有一个愿意长期委身教会的基督徒,他/她心里是从来没有“种子”,而是天马行空,直接“上当受骗入了教”的。
面对90后大学生,那个“别人撒种,你们收割”的黄金10年,似乎过去了。所以是时候轮到我们来撒种,我们去收割;或者我们去撒种,别人来收割了。今日为主的缘故,给这些小子们的一杯凉水,可能就成为来日他们信主的开端缘由。
同理,在公司里面,如果我们没有经常想着多撒些种,与人相连,我们也就很难有收割的机会——就是同事愿意受邀来教会、来启发、来圣经学习小组(Bible Study Group)。他们愿意去你的教会,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与你有良好的关系,看到你的见证,相信你的为人。我们可能常常想着不需要任何撒种,就可以快快的收割庄稼。只是这在很多时候是唐突的,甚至是冒犯的。那些忽然受邀的同事也会觉得“你们基督徒感觉不是正常人,总是怪怪的,有些疯癫与不通人情”(同理应用林前14:23的教导)。
与人建立“熟人与好朋友”关系,做美好见证,关心人、爱人,就是在公司、大学班级里的撒种形式之一了。
如果你没有信心上街头传福音,或者屡传屡败,则可以考虑一下在你的同事、亲友、朋友、同学间做好见证,“对怎麽样的人,我就作怎麽样的人”,“无论如何,总要救一些人”——与朋友相和、相爱、相处,而不是给人高高在上、我行我素、唯我独尊、好指教批评不包容人的感觉,才能更好的传福音,引领熟人归主。